清晰準確的市場定位
長江商學院明確提出把中國的民族企業和跨國公司作為重要的服務對象,目標是為中國及大中華地區培養世界一流的商界領袖和具有領導潛質的帥才。為此,長江商學院不僅在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上做到中西貫通、創新務實、學以致用,而且著力培養商界領袖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
世界水準的教授團隊
在李嘉誠基金會的鼎力支持下,"在中國創辦一所世界級的商學院"的夢想召喚下,一大批活躍于世界舞臺的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管理學教授紛紛回國加盟長江,成為常駐教授。這些教授來自于歐、美和亞洲的世界著名商學院,如斯坦福大學、沃頓商學院、歐洲工商學院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他們不僅在學術研究方面卓有建樹,而且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同,還擁有在世界著名商學院的MBA和EMBA的教學經驗;不僅通曉西方管理理論精髓,而且大都從事過中國的管理教學和中國管理問題的課題研究、案例開發和項目咨詢,與中國企業界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這支教授團隊加盟長江商學院是長期、永久和戰略性的選擇;他們"傳道、授業、解惑"的內容,不是西方理論的生搬硬套,而是扎根于中國,以中國企業正面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為研究對象。這支教授團隊能夠真正做到把西方理論為根基的管理教育與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實現有機融合,這是長江商學院能夠提供真正意義上的中西貫通的世界級管理教育的有力保障,我們稱之為"四通"教授,即"通國際、通中國、通理論、通實踐" 。
靈活寬松的管理體制:"教授治校"
長江商學院深諳世界知名院校成功規律,在創辦之初即提出教授治校,是國內第一所也是惟一的一所實行教授治校而非行政治校體制的商學院。在"教授治校"的體制下,長江商學院的重大決策均由核心教授組成的委員會來決定,其中包括所有學術活動、重要的人事和項目等重大決策。這種制度不僅確保了教授們有靈活施展其學識才華的寬松平臺,而且可以充分發揮教授的管理才干。
立足本土的學術研究
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下,中國企業的成功絕不能簡單復制西方企業的管理經驗和模式。世界頂級商學院之間的競爭主要是管理思想的競爭,最關鍵的是要產生以自主研究為基礎的對管理實踐有重大影響的新思想。長江商學院將以大中華地區的新興市場為立足點,鎖定中國企業目前及將來可能面臨的重大挑戰,投入大量的研究資源,幫助民族企業"取勢、明道、優術",研究和開發新興市場的特點和戰法,有效結合"游擊戰"(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和"局部陣地戰"(西方管理的精髓)戰法,形成中國企業自己的"鎮山之寶"。在這點上,長江商學院要成為高端管理教育中新銳辦學模式的創造者和領導者。此外,長江商學院與中國乃至亞洲一些旗艦企業締結成堅實的戰略聯盟,為學院教授提供實時研究與管理咨詢的機會。同時,長江商學院的"中國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國案例研究中心"將以每年各投入100萬美元的力度,推動長江商學院發展成為中國企業問題研究的陣地,推動學院發展成為集原創性、前瞻性和應用性的管理新思想源泉。
中西貫通的創新課程
長江MBA、金融MBA、EMBA以及高層管理教育的開發均以學員的需求為出發點,結合國內的實際商業環境,借鑒世界著名商學院的課程設置,課程設計力求創新,同時切中當今中國及大中華地區企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既有西方成熟的公司典型案例,又有長江自行開發的國內企業的案例,對學員和企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全球化的商學院聯盟
為實現"在中國打造世界級商學院"的目標,不僅要將大量的世界級管理學教授吸引到長江商學院這一平臺上來,而且還要積極與海外一流的商學院及企業建立廣泛的戰略聯盟,充分利用國外管理教育的優勢資源,營造國際化的校園氛圍和學習環境。為此,長江商學院不僅有針對性地開設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有關課程,還相應安排學員赴國外知名商學院聽課和對知名企業進行考察。例如EMBA課程安排學員赴美國或歐洲著名商學院和企業的國際商務考察學習周;MBA項目與美國一流商學院建立了學生交換關系,合作院校中有排名第一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和排名13的北卡羅納大學Kenan Flagler商學院MBA項目。全球化的商學院聯盟也為國際著名商學院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商學院和企業搭建了橋梁和平臺,為縮小東西方差距、幫助世界了解中國、促進中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融打開了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