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211 工程 ”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1989年學校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1997年,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直屬。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與四大石油公司簽署了共建石油大學的協議。2005年1月,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2006年,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同年,學校開始建設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07年,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北京市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評估,并獲“單項獎”。
深厚的石油行業背景,多學科協調發展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優秀專門人才,為國家石油石化工業的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被譽為“石油人才的搖籃”。在眾多的畢業生中涌現出了以周永康、吳儀為代表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何國鐘、王德民、時銘顯等16位院士為代表的優秀科學家;以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當代青年的榜樣秦文貴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業領軍人物和工程技術骨干。學校設有11個院(系、部、中心),共有26個本科專業;擁有10個博士授權的一級學科,49個博士點,6個博士后流動站;30個碩士授權的一級學科,149個碩士點;在13個工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和4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2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重點研究機構。
雄厚的教學師資,良好的交流平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F有教職工1237人,專任教師746人;在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56%。教授214人,副教授23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53人?,F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3個,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4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北京市教學名師8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5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3人,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9人,孫越崎能源大獎獲得者6人,李四光獎獲得者6人,侯祥麟基金獎獲得者4人,何梁何利基金獎2人,入選“新(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1人。